清晨,天还没亮透,路秋就醒了。 睁眼的第一件事先裹紧被子,让这即将消散的热气还能温暖一下她的手脚。 片刻后,她轻手轻脚地从硬邦邦的木板床上爬起来,生怕吵醒隔壁的师姐。 师姐路夏昨晚刚从邻村做完一场法事回来,夜很深了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庵,这会儿睡得正沉。 路秋小心翼翼地推开吱呀作响的房门,冷风灌进来,她缩了缩脖子,把洗得白的灰色僧袍裹紧了些。 尼姑庵很小,小到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。山脚下的村民管这儿叫“灰庵”,因为屋顶的瓦片灰扑扑的,墙皮也剥落得厉害,远远看去,活像一只蹲在山腰上的老灰猫。 庵里统共就两个人,路夏和路秋。 路夏是师姐,比路秋大五岁,性子素来泼辣,干活利索,是庵里的顶梁柱。庵里香火稀薄,平日里全靠她去镇上打零工维持。洗碗、传单、缝补浆洗,但凡能挣几个钱,她都会咬着牙去干。 唯独一种活计,她能显出几分“师姐”的模样,那就是帮十里八乡办丧事的人家做度法事。这种活计不多,报酬也多半是些米粮、旧衣或可怜的几个钱,但比起镇上那些纯耗力气的活儿,路夏觉得这更“体面”,也更像她们出家人该做的事。 路秋知道自己没用。 她从小在庵里长大,像只怯生的山雀,除了念经和吃斋,其他没几件事能做好。有一回路夏让她去村上化缘,她端着钵盂站在人家门口,憋了半天,愣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,最后被狗追着跑回山上,连鞋都跑丢了一只。路夏气得直跺脚:“你连讨饭都不会?!” 从那以后,路秋就只负责庵里的杂活:挑水、扫地、煮粥。 只有一样例外:当路夏接到帮人做度的法事时。这种时候,路夏虽然嘴上依旧嫌弃,却不得不带上路秋。毕竟法事需要人手捧经、诵念、协助摆放贡品,庵里除了她俩,再无第三人。 “法事是正经事,你跟着去,少说话,多听多看,机灵点!别给我丢人!”每次出前,路夏总要这样嘱咐一遍。 她拎起扁担和水桶,往后山走去。庵里没井,喝水得去半山腰的泉眼那儿挑。路走得熟了,闭着眼都能摸到地方。 清晨的...
开始阅读相邻推荐:九变道经 诗词显圣,死囚逆天改命! 穿越大明:老朱拿我当刀使 明日方舟:溺于星空的血嗣 灵古:虚空纪元 让你拍科幻,你竟直播大远征? 水浒:我王进不打酱油 青海没有羊眼汤 糟糕!新婚夜,和姐姐走错了婚房 玄幻:开局一颗混沌珠 都市神魔传 权野沉沦 长生:经万纪,悟万道,我已无敌 养生美食 假太监征服女帝,从长生不死开始! 锦凰深宫谋 门西双榜 燕云望: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 四合院:截胡淮茹,物资百倍暴击 小默的橙子